当前位置:
首页
> 税收宣传 > 地税文化
?
?
梦回乌镇

2017-03-04 18:06:17 字体:【

作者:姜红

 

“你来了。”

“对,我来了。”

“我知道你会来。”

“我知道你知道。”

我踩着青石板,望着乌篷船摇着橹载着岁月的悠闲,借用《似水年华》的台词与你对白。是的,乌镇,我来了!对于江南,虽然是匆匆过客,但坚持认为前世定是那小桥流水人家,于是,置身于其中,走进这抛却了万般奢华、似曾相识的梦境。

与女友穿行在宏源泰染坊高高的晾晒架上飘着的蓝印花布间许久,我俩抚着、闻着、贴着长长的随着风摆动的布各种姿势的拍照,那蓝色的碎花似乎也要走出来,与我们诉说那久远的故事,这散发着天然气息的染料,据说是从蓼蓝草中提取出来的,虽然只是一种颜色的花布,但随着青砖、白墙、深巷就凝成了一幅水墨丹青,风情万种。

乌镇的廊棚是别致的,顺河而走,蜿蜒曲折,绵延不断,河有多长,廊棚就有多长。徜徉在廊棚下,在一处爬满常春藤,窗台放几盆小花的店里呆了许久,店铺的主人是一位长发的清瘦男子,我素来是不喜男子留长发的,但那脱尘平静的面孔不由人感到与《似水年华》中文的气质(黄磊扮演)相符,店里没有生意,只有我看看这儿,望望那儿,他并不问我需要什么,我也没有注意他店铺里的商品,我出了门又不舍,于是再进,轻声问,可不可以拍照,得到他的默许后我狂拍,自拍,不舍得丢下每个角落,再看老板,他安静地摆弄着手里的工艺品,我竟异常的嫉妒起他来,或许他本就不是要在这里发财的,你看,他在店里,春夏秋冬、一日三餐、喜怒哀乐,皆为“似水”年华,走出店就走进了廊棚,晨起闻鸟语,黄昏看落霞,倘若阴雨的日子,廊檐滴水更让人心醉,走累了,干脆就懒懒地倚坐在廊下的美人靠上凭栏望水。于是,我独自享受了片刻,即使与友人们走散,我也没慌张着寻找他们,而是要了杯凉茶,望着廊棚对着的隔岸人家的水阁,阁子里挂满了花草,时间仿佛都凝滞了,心情如水般宁静,我想此刻的我定也成了对面窗格里的风景。

“你站在桥上看风景,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”,在乌镇,隔水相望,人与人之间你来我往声息相闻却不能触手相接,这样看起来似乎是彼此隔绝了,于是便有了桥。踏上桥,眼前的路就开阔起来,心境也明朗了,目光又可以伸展得更远了。据史记载古时的乌镇百步一桥,平桥,拱桥,廊桥,单拱虹跨,双拱连理,数不胜数。和友们走过了几座桥进入到一茶社,要了壶龙井,明前的香醇直入心脾,杯中的茶芽舞蹈着,嫩绿的茶汤就似春天,盎然清新。凭栏相望,一座拱桥紧连廊棚,两个身着长裙的年轻女孩漫步而来,她们把带有三脚架的单反相机放到桥下,对焦,设定光圈,站在桥上互拍照片,女孩长发飞扬,裙袂飘飘,美不胜收,这边的我们拿起手机相机留下倩影无数,你看镜头里,青檐灰瓦,木屋枕水,长长的石板路,窄窄的街衢,幽幽的水巷,瘦瘦的乌篷船,桥上的玲珑身影一下子就让画面鲜活起来,两千年来的古老刻在了石桥上,窗棱里,斑驳的檐角瓦壁上,更让一个人的心彻底沉淀,静静地欣赏随时发生的典雅。

水是乌镇的灵魂,屋在水上漂,水从屋下流。一早人家把窗户打开,映入窗格的就是水,潺潺的流水串起了一个乌镇,也串起了古老的岁月,即使流水静默不语,船儿划开水面,叙昌酱园的酱仍醇香满巷,三白酒也不知饮醉了多少羁客和归人?沈家的工匠依然冶炼铸造着铁锅,文昌阁的书香溢满了立志书院前的河,修真观对着的戏台吴侬软语地说唱着千年,从南朝的昭明太子,到鲁迅、茅盾,名人荟萃,学子辈出,历史的厚重让乌镇清晨河上缥缈的袅袅水汽里,都飘着诗的味道。

夜晚的乌镇很热闹,酒吧里震耳欲聋,霓虹彩灯五光十色,我是循着前世的梦到这里的,所以不喜这些,宁愿一切归于平静,以至于幻想着与一儒雅的蓝衫男子,细柳飘诗,秀水漾情,他折扇打开的刹那,我一曲卷珠帘落舞成花,我们一抹斜阳一壶酒,浮生若梦,一纸素笺一张琴,绝世情缘。

“你要走了。”  

“对,我要走了。”  

“我知道你会走。”  

“我知道你知道。”

即使行色匆匆,我们都曾醉在水乡,任年华似水,似水年华......

3



打印此页】【关闭窗口

?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